热门产品: 二手离子色谱系统,二手气相色谱分析仪

你的位置:首页 > 公司新闻 > 二手实验室仪器翻新陷阱:教你识别 “伪新机”,避免被坑

公司新闻

二手实验室仪器翻新陷阱:教你识别 “伪新机”,避免被坑

公司新闻
   在科研成本管控压力下,二手实验室仪器成为不少高校、中小企业的选择。但市场上部分商家为牟取暴利,将老旧、故障仪器翻新装成“准新机”,不少采购者不慎踩坑,不仅浪费资金,还可能影响实验进度。掌握识别翻新陷阱的方法,是规避风险的关键。​
 
  商家常见的翻新手段集中在“表面修饰”和“关键部件掩盖”。表面上,他们会用工业漆重新喷涂仪器外壳,遮盖掉原有的划痕、锈迹和使用痕迹,甚至更换全新的操作面板贴纸,让仪器看起来“崭新”;部分商家还会更换仪器的指示灯、按钮等易损耗的小部件,掩盖仪器长期使用的老化问题。更隐蔽的是关键部件的处理,比如将性能衰减的传感器、泵体简单维修后重新装机,不更换核心零件,却谎称“全面检修”;还有商家会修改仪器的使用时间记录、校准日期等数据,伪造设备的“年轻履历”,让采购者误以为仪器使用频率低、维护到位。​
 
  识别这些翻新陷阱,需要“看、查、测、验”四步走。“看”细节,仔细观察仪器外壳的颜色是否均匀,接口、螺丝处有无重新拆卸、拧动的痕迹——原装仪器的螺丝纹路清晰,翻新仪器的螺丝往往会留下划痕;查看仪器内部的线路板、元器件,若发现部分零件颜色、新旧程度与其他部件不符,很可能是后期更换的非原装配件。“查”记录,要求商家提供仪器的原始采购合同、历次校准报告、维修记录,重点核对校准日期、维修部件清单,若商家以“资料丢失”为由推脱,或提供的报告存在日期矛盾、公章模糊等问题,需提高警惕。“测”性能,通过实际操作测试仪器的核心功能,比如色谱仪可测试分离度、重复性,培养箱测试温度控制精度,对比仪器说明书上的标准参数,若偏差较大,说明仪器性能已衰减;同时测试仪器的连续运行稳定性,翻新仪器往往难以长时间稳定工作,容易出现报错、死机等问题。“验”资质,选择有正规资质的二手仪器供应商,要求其提供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设备评估报告,报告需包含仪器的使用年限、性能检测结果、关键部件状态等信息,有机构背书的设备,可信度更高。​
 
  采购二手实验室仪器,核心是追求“性价比”而非“表面新”。面对看似“物美价廉”的“伪新机”,切勿贪图便宜,需保持理性,通过细致的检查和测试,看透翻新装。只有避开翻新陷阱,才能买到真正优质的二手仪器,让设备为科研工作助力,而非成为“麻烦源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