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捷伦液相色谱仪的校准是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关键环节。通过系统的流速、进样、温度、检测器等校准,结合定期维护,可显著提高仪器的稳定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。建议用户建立完善的校准计划,并严格遵循操作规程,以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合规性和可重复性。
一、校准前的准备工作
在开始校准前,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:
1.检查仪器状态:确认仪器各模块(泵、自动进样器、柱温箱、检测器等)运行正常,无漏液、异常噪音或压力波动。
2.准备标准品和溶剂:
-使用高纯度溶剂(如HPLC级水、甲醇、乙腈)。
-校准标准品需符合方法要求。
3.选择合适的色谱柱:确保色谱柱与分析方法匹配,并经过充分平衡。
4.备份仪器方法:校准前保存当前方法,避免数据丢失。

二、关键校准项目及步骤
1.泵的流速校准
流速准确性直接影响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重现性。
校准步骤:
-设置泵流速(如1.0mL/min),使用量筒收集流动相(通常1分钟)。
-测量实际体积,计算流速误差(应在±2%以内)。
-若超出范围,需通过仪器软件调整校准系数。
2.自动进样器精度校准
进样体积的准确性影响定量分析结果。
校准步骤:
-使用标准溶液,设置不同进样体积(5µL、10µL、20µL)。
-多次进样,计算峰面积的RSD(应<1%)。
-若偏差较大,需清洁进样针或调整进样器参数。
3.柱温箱温度校准
温度波动可能影响分离效率和保留时间。
校准步骤:
-使用外部温度探头(如Fluke测温仪)测量柱温箱实际温度。
-对比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(偏差应在±1°C内)。
-必要时通过软件修正温度偏移。
4.检测器(UV/DAD)校准
检测器的波长准确性和光强稳定性对定量至关重要。
校准步骤:
-波长校准:使用标准物质(如萘的甲醇溶液),在特征吸收波长(如254nm)下验证。
-基线噪声和漂移:运行空白流动相,检查基线稳定性(噪声应<0.5mAU,漂移<1mAU/h)。
-线性范围测试:使用不同浓度标准溶液,验证检测器的响应线性(R²>0.999)。
5.系统压力测试
压力异常可能提示堵塞或泄漏。
校准步骤:
-运行高流速(如2mL/min),观察压力波动(应平稳无突变)。
-若压力异常,排查色谱柱、过滤白头或管路堵塞问题。
三、校准后的验证
完成校准后,需进行系统适用性测试(SST):
1.使用标准混合溶液(如USP标准)进样,评估分离度、理论塔板数和拖尾因子。
2.对比历史数据,确保仪器性能符合要求。
四、校准周期与记录管理
-日常校准:每次开机后检查基线噪声、压力稳定性。
-定期校准:建议每3~6个月进行全面校准,或根据使用频率调整。
-记录保存:详细记录校准数据、偏差及修正措施,便于审计和追溯。
五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
1.压力波动大:可能因气泡或堵塞,需脱气流动相或更换过滤白头。
2.基线漂移:检查检测器灯能量、流动相纯度或色谱柱污染。
3.保留时间不稳定:确认流速、温度及流动相比例是否准确。